第107章 强拆(1/2)

作品:《我这一家子

后来镇上十几户商家听信宣传,入手忠义街的新铺子,而汪老板砸进去几百万,半年后资金链断裂,忠义街成了烂尾工程,商家购入的铺子搁在那儿闲置着,谁也不愿接手,给套牢了,欲哭无泪。

当初忠义街的一个铺面,大约需要三十几万,后来,我和刘玉芳暗自庆幸没有先下手为强。

是打造古镇,人们半信半疑的,某日,突然得到政府确切通知,是全镇居民必须搬迁,由旅游集团收购商铺和民居,出钱在山那边建一座新型镇,安置居民及商家,其中还包括乡政府。而原古镇的所有建筑,能保留的则保留,没保留价值的推倒重来,打造仿古镇,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消费。

新型镇没见影子,政府却闹着要商铺先搬迁,临时安置在汪老板的忠义街,那条偏僻的山凹凹内。

此前汪老板带了一屁股债,不得不哀求乡政府回购忠义街,总价四百万,而他已投入八百万,能拿到钱还债,总比血本无归好点,于是还了银行债务,哭着回老家了。

也就是,汪老板再熬上一年多,等到古镇拆迁,把忠义街卖给旅游集团,熬熬价钱,拿走一千万不成问题,而这条消息,乡政府早有人提前知道,却无人透露给他。

当然,政府把忠义街转卖给旅游集团,到底卖了多少,一直是个谜,行政的一班子人马到底私分了多少,更是一个谜。

无论乡政府还是商业大佬,面对巨额利益,随时翻脸不认人,能黑吃则黑吃,吃一口算一口,而汪老板作为前政府一把手,则成了政商界明争暗斗的牺牲品。

当官的都喜欢搞建设,规模越大越好,土地转让、工程招标,都得经过政府,握有实权者,免不了会暗中得到巨额好处。

再拆迁安置的通知一下达,古镇顿时炸开了锅,居民们纷纷议论着,这下可好,古镇搞开发,又会造就出几个百万级千万级的巨贪了。

居民们又,无论乡官们怎么贪,跟老百姓都没多大关系,居民们所关心的,不过是自己的切身利益。

古镇几条街,很多铺子是祖传的,房东出租铺面收取租金,或是自己做生意,除了商铺,还有不少临街的民居,拆迁赔偿,铺子和民居的赔偿比不一样,不过差距不大,根据口岸不同,铺子每平方二千二三,民房一千六七。(古镇虽然偏僻,可是铺子的潜在价值较高,按当时房价,每平方四千元卖出,很多人会入手的)

拆迁赔偿牵动着房东的神经,却跟商家没多大关系,所关心的,一是如何安置,二是如何给搬迁费和营业损失,我们一家子属于租房的商家,按刘玉芳的话:“让房东们去争高额赔偿吧,我们管不了那么多,在盐巷子里混一天算一天,叫搬就搬,能找个地方安顿就行。”

随后人们才知道,当地政府和旅游集团签了个合同,揽下了拆迁安置的一档子事情,钱由集团出,给个总额,赔偿额度由政府制定,赔给居民的少,政府就赚得多,反之则少。

虽然是政府行为,这种合同,却具有商业性质,官员们谁不想趁机“吃钱”,来个一班子人马皆大欢喜呢,至于老百姓叫苦,当没听见就行了。

几百户商铺和居民,每平方少赔几元钱,算起来也是个巨额数字,于是,整个乡政府班子亢奋起来,组织了最为得力的一班人马,领头的是个少壮派,有实权,在古镇的红道黑道都有影响力,老百姓最怕的人,而他的手下,则是政府里的临时人员,而所谓的临时人员,都是兼职的,有钱有势,老百姓见了畏惧三分的人物。

在拆迁赔偿问题上,政府尽量压价,而非为居民们争取利益,就成了一种必然,当赔偿条款一出,古镇的房东们顿时闹开了,很多人就靠那点祖业收取租金过日子,低价卖出后,什么也没了,当然不情愿。

于是,人们开始咒骂,这世道到底怎么了,简直暗无天日。这就是过去很多地方的普遍情形,老百姓憎恶官员,不信任当地政府,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。

当拆迁令一出,没有一户商家和住户乐意主动搬迁。

可是,政府组织的所谓拆迁办,几乎是一群流氓地痞,当然有办法让人们屈服的,他们采取了杀鸡儆猴的手段,首先拿正街的一个理发店开刀。

这个理发店就在盐巷子转角处,由卫生院肖医生的老婆邓幺妹经营,铺子也是他家的。(前面过,肖医生有点迂腐自闭,胆怕事,地震时,针头尚插在病人屁股上就溜了,后来挨了揍)

某日,理发店内突然来了个陌生男人,理发后要求邓幺妹再给他刮一刮胡子,没刮到一半,男人暴跳而起,是皮肤给刮破了,要求赔钱。

邓幺妹做了十来年理发生意,从未刮破过顾客的脸,此时有些窝火,俩人于是高声争吵起来。

男人吵了几句,飞奔而出,临走时叫嚷着要找人来砸铺子。

肖医生下班回到铺子里,听老婆完事情经过,认为一个外地人没有胆量回来报复的。

可是,几分钟后,街上突然来了一群男人,冲进理发店,不由分,见什么砸什么,很快把理发店砸得稀巴烂,随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我这一家子 最新章节第107章 强拆,网址:https://www.dushuwo.net/9/9203/1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