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426)春节联欢(1/2)

作品:《旷世孽缘

一九九四年二月九日,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,这一天,就算是除夕了,没有三十嘛。中午,肖兰家的一趟房,开始家家贴春联,粘卦钱准备过春节了。肖兰家也在这时贴春联,是陈忠孝主贴,陈志强帮忙,肖兰没有干这个差事,她在屋里准备水果、瓜子和糖块之类的事物。

陈忠孝爷俩忙乎了一阵,都贴好了,他们站在院子里端详着贴好的花花绿绿的春联。春联的横批是:福喜盈门。竖联是:春归大地人间暖,福降神州喜临门。陈忠孝爷俩看完自家的对联,又望望其他家的对联,也都是花花绿绿的,很是鲜艳夺目,富有节日的喜庆气氛。

陈忠孝爷俩回到屋里。陈忠孝不知道怎么地来了兴致,他看看肖兰说:“喂,肖老师,过年都贴春联,这是怎么来的?”肖兰看看陈忠孝,这可是他少有的兴致和和气,肖兰心里也不想过年扫兴,就说:“我告诉你吧。”

陈志强也有兴致,说:“好,妈,你就说说,我也不知道呢。”

肖兰就讲起来了。上古的时候,有神茶郁垒俩兄弟,他们住在度朔山上。山上有一棵桃树,树荫如盖。每天早上,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。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,便将其绑了喂老虎。后来,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、郁垒的画像,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。

在班固的《汉书•;广川王传》中记载:广川王(去疾)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,他就是门神。到了唐代,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。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。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茶、郁垒画像,挂在两扇门上。后来,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“门目”。

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,表达内容有限,人们觉得不过瘤,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(后改用纸),写上了字数较多、又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。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,曾令各家贴对联,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。现在,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没什么鬼魅作崇了,但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。只是春联内容越来越表现新时代的生活观念了。

下午三点,肖兰家开席,八个菜,三人有说有笑,真是难得呀。陈忠孝喝了不少酒,醉熏熏的。他对陈志强说:“儿子,你到东屋去,看看你王大舅家吃完没有,要是吃完了,咱们仨都过去拜年。”肖兰心里很纳闷,这陈忠孝是怎么了,今年的春节这么开心,不耍脾气了,还要去东屋拜年,真是破例了。不过,这也好,毕竟是过个太平快乐的年。

那陈志强正在青春年少之际,自然喜欢热闹,何况是老爸少有的和气,他答应一声,飞一般的出去到东屋。不大工夫,陈志强就回来了,他兴致勃勃地说:“爸,我王大舅家也吃完了,我一说,咱们家都去,他们高兴坏了,让咱们过去呢。”

陈忠孝晃晃悠悠地站起来,一摆手说:“拔脚木,走!”肖兰一家三口人来到了王家。王家是一大家子人,三个儿子,一个女儿。王大哥王文光,比陈忠孝大了十岁,五十六岁了。王大嫂廖桂兰比他小两岁。

王文光的大儿子王远,在哈尔滨当武警支队的小干部,已娶妻生女,他的妻子是药店的店员,叫范小梅,个子比肖兰矮一点儿,脸色微粉,长得不错,他们的女儿王辉莲,五岁。二儿子王辉,在大庆,是铁路工人,也结婚生女,他的妻子叫薛欢,长得人高马大。他们的女儿三岁,叫王媛媛。王文光的女儿王绾也结婚生女,在清原没有正式工作。她的丈夫叫关红启,在清原人民医院当现金员,他们的女儿两岁,叫关金。只有王文光的小儿子王建没有结婚,在齐齐哈尔市建筑部门当团委书记。

肖兰他们进屋之后,大家互相问候,互相祝贺节日快乐。王家的儿子、媳妇、孙女、外孙女,都在,加上肖兰一家,十几口人,屋里满满的,大家都非常高兴,有说有笑,好不热闹哇。王文光也喝了不少酒,也是醉眼朦胧。

陈忠孝看看屋里箱子上的乐器吉他,忽然说道:“喔喔,咱们两家在一起,开联欢会。我指挥,王大哥,你唱,还有孩子们也唱,老七,老九伴奏。”

老七、老九,就是王文光的大儿子和小儿子,是从他们家族里排过来的。

陈忠孝一说,王文光拍手大笑:“好好,我唱,咱们都唱,过节了,高兴,高兴啊。”孩子们也赞成,儿媳妇和女儿都笑,肖兰和王大嫂也笑。王文光的孙女,一个五岁,一个三岁,外孙女两岁,她们见爷爷姥爷拍手,她们也跟着拍手。

陈忠孝站起来,还站不稳,他大声说:“那好,现在,我们东西屋的春节联欢会,会,开,开始!”他说话,不成句了,他还直翻眼皮,逗得屋里人大笑。王老七、王老九,他们也站起来,王老七挎上吉他,王老九横上笛子。

陈忠孝对陈志强说:“儿子,你回家取电子琴,你也伴奏,我怎么把我儿子忘了呢?快去!”陈志强答应一声,转身回家取来了电子琴。

王老七说:“二姑父,咱们先奏《国歌》吧,然后再唱。”陈忠孝说:“好,对,咱们是中国人,就不能忘了《国歌》,王大哥,你唱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旷世孽缘 最新章节(426)春节联欢,网址:https://www.dushuwo.net/196/196599/4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