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不周(2/3)

作品:《盗梦密码

/br&g;

&l;/br&g;

&l;/br&g;

&l;/br&g;

“東非大裂谷,是第三纪火山在东非大地上发生一连串的大爆发,&l;/br&g;

&l;/br&g;

使地壳张裂形成的。它从南到北贯穿東非高原、埃塞俄比亚高原和索马&l;/br&g;

&l;/br&g;

里高原,并经红海向北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,全长六千公&l;/br&g;

&l;/br&g;

里。”&l;/br&g;

&l;/br&g;

“東非大裂谷的轮郭非常明显,同大西洋中脊很为相似。非洲的断&l;/br&g;

&l;/br&g;

裂谷往往还出现在火山隆起的顶部,(将整座山一分为二)。例如,坦&l;/br&g;

&l;/br&g;

噶尼喀湖东西两侧的高山,海拔竟分別高达3000米和3200米,艾&l;/br&g;

伯特&l;/br&g;

&l;/br&g;

湖两侧的高山分別为2000米和2330米,鲁文佐里山,是前寒武系基&l;/br&g;

&l;/br&g;

底,高高耸入更新世岩层中的一根‘刺’,又仿佛是東非地盾的一把大&l;/br&g;

&l;/br&g;

钳子”(6)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&l;/br&g;

&l;/br&g;

当我们读了这些东非地理资料之后,一下就使我们明白了“不周山”名的由来。同时,也使我们忽然发现,原来古人取名是那么的正确,那么的切中地貌,那么的具有概括力。几千年之后,乃叫我们见其名,顾其实,还称赞不矣。这就是中国汉语言简意明,具有巨大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所以说,“不周山”就是指埃塞俄比亚和东非高原上被火山伟力辦开成为两半的死火山。而这种奇异独特的地质地貌现象,不仅在我国找不到,既使在整个世界上,它也只有埃塞俄比亚和东非一带才有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?显然,这说明了“不周山”,以及“共工”和“颛顼”的古战场不在现在中国境内,而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一带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除此之外,我国古典文献还明确的告诉了我们:“地维缺”,“地不满东南”,“地缺东南角”。这又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,这是在说,在“不周山”的“东南角”,地陷造就了“红海”的出现,所以,大地在这里成了空“缺”的状态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这一地质现象,非常象我国鄱阳湖和庐山的地形地貌一样,大自然的伟力,一边造成鄱阳湖的下陷,而另一边则托起了高崇云霄的庐山。这就是“物质的力平衡定理”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由此可见,我国古典文献记载的特殊的地形地貌,又和现代东非边上的“红海”现状,获得了完美的统一。但这里最最重要的问题,还是“天柱”问题。而这个“天柱”究竟是指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?是自然界里的石柱,还是工人制造的石柱呢?它在那里呢?关于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,如果要我来回答,我会说,其实,这里的“天柱”,就是指今天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的众多又高又大的石柱,或称为:“巨石碑”*****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当我们搞清楚了我国古典文献记载的这一系列的地理和文物,就是指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附近的地理和文物之后。那么,我国上古历史上的“共工”和“颛顼”之战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在这一小节里,我最后要说的是,《史记·补三皇本纪》记载的:“共工……以水乘木,乃与祝融战”的问题。其实,这里的“祝融”,就是颛顼的异名;“木”就是“船”的代名,“乘木”就是“乘船”。故这段文献的意思是:共工顺水开着战舰进攻颛顼。&l;/br&g;

&l;/br&g;

我们通过这一研究可以看到,世界上同时有“不周山”——即一边有分裂成两半的火山;而另一边还有“地缺东南角”——即下陷成“百川水潦归焉”的红海;但最最重要的还是,在“不周山”上,还有许许多多“折”断了的“天柱”。关于这一重要文物,艾周昌在《非洲黑人文明》一书中说:&l;/br&g;

&l;/br&g;

“巨型独块石碑是阿克苏姆文明的又一标志性建筑,现今已发现130多座。这些石碑一般高3—4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盗梦密码 最新章节第213章 不周,网址:https://www.dushuwo.net/66/66816/215.html